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日本食記. Show all posts

Tuesday, June 12, 2012

[日本] 2011/2012 年末年始東京: 東京駅 斑鳩



東京車站是我幾次造訪東京時固定會安排進行程的地方 (其實也一年來一次而已),車站內部、周邊的幾個地標或賣場都很值得逛。位於八重洲口的 東京駅一番街,這邊最早只有各電視台、卡通漫畫人物商品店鋪的 東京キャラクターストリート (Tokyo Character Street),一直到去年總共八家拉麵店進駐的 東京ラーメンストリート (Tokyo Ramen Street) 完成,再連結隔壁的大丸百貨東京店,這塊區域真的是能吃能逛又能買。

東京轉機的當晚,由於只有短短數小時可以安排,我把行程集中在東京車站、新橋、汐留一帶較為鄰近的地方。大丸東京店採買土產完畢後,便來到拉麵街解決晚餐。我心目中最想嘗試的就是這家「東京駅 斑鳩」。



運氣不錯,晚上八點多不是太多人排隊,不到十分鐘就進去了。(話說這「駅」字怎麼有部份不見了?)



門口投販賣機後,服務生在帶位進入前會先將其中一聯餐券取走,這樣可以節省等待上菜的時間吧。不同於一般拉麵店的擁擠狹小,這間店還蠻寬敞的呢,而且裝潢也比較現代。就定位後,先倒了餐桌上免費供應的冰水。牆邊上有衣架可以掛外套,桌子下面有面紙可以取用 (桌上的立牌似乎還寫著,大張可蓋在腿上的紙巾可以向店員索取?)



不一會兒麵就上桌了! 我點的是這間店的招牌 豚骨魚介 東京駅 らー麺 (980円)。個人鍾愛豚骨,也因此特別想吃這一家。根據官網的介紹,這間的湯頭混合了鯖魚、鰹魚等魚乾熬成的精華、加上豚骨、雞骨的高湯而成。麵一端上來,果真充滿了魚介類的清香啊,但湯頭又是豚骨高湯般的濃稠。麵偏細、糖心蛋軟但很入味,叉燒也是偏軟但厚實。最特別的還是它的湯頭,至今對它還是念念不忘啊。

東京拉麵街日前放上了官方的影片,原本對其他間店興趣不大的,現在變成每間都想去吃了...



「東京駅 斑鳩」的位置在東京車站地下一樓的 東京駅一番街,如果擔心走地下通道會迷路的話,最簡單的走法是上車站一樓後往八重洲口的方向走,屆時有好幾個標示往 東京駅一番街 的通道,再跟著標示走到地下一樓即可。營業時間是 11:00~22:30 (LO 22:00)

延伸閱讀:

[日本] 2011/2012 年末年始東京: 東京轉機急行軍

read more

Tuesday, May 22, 2012

[日本] 2011/2012 年末年始東京: 東京轉機急行軍

之前回台選擇了全日空從紐約飛台北,並在東京停留幾天遊覽,於是回程也在東京轉機。只是全日空從東京飛紐約的班機是在早上,台北出發後非得在東京過夜才行。去年的做法是從羽田機場轉上野,在上野用餐並在藥粧店稍做採買後便坐京成電鐵前往成田,最後住成田的東橫 Inn (旅館的宿泊記)。當初覺得住成田機場附近,飛紐約當天比較不用趕,只是待在東京的時間不到兩小時,實在太短了。今年我的打算是晚上住東京,可以逛的時間變長,第二天早上就必須提早出發,但相信是值得的。







這次仍是住在之前住過的東横イン品川大井町 (詳細介紹請看宿泊記),個人很喜歡它鬧中取靜的地理位置和很棒的生活機能。 飛機抵達東京後,從羽田機場出發坐單軌電車到浜松町,再轉京浜東北線後即可到 JR 大井町站。Check-in 時大約是下午六點半,稍做梳洗後便開始當晚的急行軍,看能走多少算多少囉。

預計的行程:

大井町 --> 東京 (購物+用餐) --> 新橋 --> 步行至汐留 (逛街+看夜景) --> 大井町

首先去買第二天一早的車票。想說早上提早出發可能會很趕,為免夜長夢多,我訂了花費時間較短也較貴的 Narita Express,算是用金錢換取時間 (反正短期內也用不到日幣了)。





在台灣已先把時間和票價查好了 (7:51 品川站出發的 N'EX,9:01 到成田機場第一航廈),我當時比較擔心的是怎麼買這張票。很多人應該都有在成田機場買過 N'EX + Suica 的經驗,售票員會把車票打好後給你,坐 N'EX 抵達目的地後,即使轉搭其他 JR 列車到他站,出站時只要拿同一張票過剪票口就可以。但坐 N'EX 到成田機場的經驗我卻完全沒有,從大井町坐京浜東北線到品川再轉 N'EX 的票該怎麼買呢?

原來是打算在大井町的綠色窗口請售票人員幫忙,後來發現了整排售票機的最右手邊有一台專賣指定席的,決定來試試。沒想到操作指定席售票機很簡單耶,而且把我心裡的問題一次解答。指定完 N'EX 的日期時間和車次後,機器還會問上車的地點,如此就會打出一張從大井町出發的乘車券,進出站就用這張就行了! 票價也很清楚地列在上面。



車票的問題解決了。下一站前往東京車站,目標是大丸東京店逛街並買土產,再去拉麵街吃碗拉麵當晚餐。兩者的位置很近,出了剪票口後,往「八重洲口」的方向就能找到。



大丸東京店的門口。快八點了,百貨店內仍是人聲鼎沸啊。(樓上的各百貨部門是八點關門,但一樓和地下的食品賣場是開到九點)



大丸這兩層食品賣場真是很好逛,不過時間不多,離開以前前往「年輪家」移動。



原本打算買上面塗滿巧克力甘納許的年輪蛋糕,可惜當日份已經賣完 (想哭)。



最後買了兩條巧克力口味的長條形年輪蛋糕,一條自用,一條當伴手禮。



買完土產後,即刻轉往拉麵街 (東京ラーメンストリート) 報到,晚餐吃這家「斑鳩」(咦那個駅字好像怪怪的)。這間的特色是使用魚介系和豚骨、雞骨的湯混合。還好沒排很久,不到十分鐘就進去了。



(這間拉麵店應該會寫成另一篇吧)

吃飽喝足,在東京車站內的食品賣場 GranSta 買了個蛋糕待會當消夜,便前往下一站。

在東京過夜,不找個地方看夜景就太可惜了,以地緣來說,Caretta 汐留 (カレッタ汐留) 46樓 Sky Restaurant 的景觀就很不錯, 順路且不用另外多花錢,很適合我這個無法多做停留的情況。

從東京車站前往汐留,坐 JR 山手線到新橋,再步行到汐留即可。汐留和 JR 新橋站的距離其實非常近,從銀座口或汐留口出去往右走,可以看到往汐留方向的地下通道,順著指標走很容易找到。





雖說是免費夜景,但也就是餐廳旁邊樓梯間的一個小休息區而已。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愜意地欣賞東京夜景還是得在餐廳消費吧! 這時應該是用餐完休息的時間,休息區坐了好幾對情侶,看到我一個人在窗邊東按西按快門也很懊惱吧 (笑)。沒有腳架的情況下,照片普遍曝光不太足,不過能看到這樣的景觀也該滿足了。



坐電梯下樓時忍不住用相機拍了段短片。



回程往新橋站的路上看到這個 Beard Papa's 的廣告看板,常受到「限定」字樣制約的我又被拉去一探究竟。



這個「新橋限定」的口味,是榛果口味的內餡,外面沾有巧克力醬和花生碎粒。沒想到剛好賣完,不甘於眼前只有原味可買的情況,又多等了五分鐘。

這時差不多剛過十點,該回去飯店整理休息了,雖然肚子還不餓,還有個消夜/蛋糕等著我呢。





在 GranSta 買的是「果山 (Kazan)」的草莓蛋糕。本來是吃完油膩膩拉麵後罪惡感深重才買個有水果的蛋糕的,但這蛋糕的草莓大又多汁、鮮奶油淡又清爽,很好吃呢。

第二天一早,匆匆忙忙吃完飯店的早餐後,便趕往品川車站搭 N'EX。



唉要離開東京了呢。(天氣太冷,買了個咖啡暖手)



座椅口袋裡的廣告,有樂町 LUMINE 的封面和內頁都是林志玲耶。(不過幾乎每件單品都是五位數日幣 囧)

雖然這次轉機過夜實際能逛的時間只有短短三四個小時,但事先稍微做了下計畫,把景點排在相對距離較近的地方,行程緊湊但沒有趕場的感覺。至少比起去年,只去上野一個點,用完晚餐後,逛逛藥粧店又急忙趕往成田的飯店 check-in 要來得充實許多。犧牲的是第二天必須提早約一個半小時前往機場,比較沒有從容的空間。我這次是花了大錢坐了 N'EX,但相信多點時間觀念,或選擇距離上野較近的旅館,坐京成電鐵仍能精準掌握搭機時間。

延伸閱讀:

[日本] 2011/12 年末年始東京: 羽田機場買伴手禮
[日本] Japan Trip 2010/2011: 旅館篇
[日本] Japan Trip 2010/2011: 上野 麵屋武藏 武骨

read more

Friday, May 6, 2011

[日本] Japan Trip 2010/2011: 上野 麵屋武藏 武骨

這間店是今年年初從台灣回美時過境東京時去吃的。由於全日空從東京飛往紐約是上午的班機,從台北出發過境時勢必得在東京過夜,也因此可以在東京街頭小逛一下並做最後的採買。

入境日本已經傍晚了,在阿美橫的 OS Drug 拼完藥粧後,便前往這家同是位在上野的 麺屋武蔵武骨,不到十度的氣溫吃拉麵非常適合。原本擔心會找不到地方,在台灣事先用 Google Map 標記好存在手機裡 (不想花大錢用手機漫遊啊),但實際上相當好找,從丸井百貨 OIOI City 旁邊巷子走進去過一個 block 再左右張望很容易就找到了。



麵屋武藏是間連鎖店,但每間店的招牌拉麵各不盡相同。這間「武骨」有名的是他們三種不同湯頭的拉麵: 白武骨、黒武骨和赤武骨。



店面不大,最多只能坐十幾個人吧。用餐時間,我到的時候大約有四、五個人在外面排隊,還好剛好有一批人離開,不用五分鐘就進入室內了。雖然不用在外面吹風,裡面還是有五、六個人在等,總共排了 20 分鐘左右才輪到。所有的餐點都是以販賣機販售餐券的方式,只要看好要吃什麼,不用擔心這些漢字要怎麼念的問題。



很喜歡看師傅們認真煮麵的樣子,一位師傅負責招呼客人、倒茶水和分送麵食,另一位則是專門煮麵。下麵的師傅在甩麵時還伴著吆喝聲,非常有感覺。不過多餘的水份是甩在地上,到處是煮麵水的地板想必非常滑。



熱愛叉燒的我當然是點 チャーシュー麺 (1190 日圓) 囉,湯頭選擇的是較特別的黑武骨。黑武骨是原本以豬骨為底的白武骨湯頭加上墨魚濃縮而成,所以整碗才會看起來是黑色的。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它的麵,不同於大部份拉麵店用的是細麵,麵屋武藏的麵粗得有種厚實感,且仍保持麵的彈性。叉燒也不像是一般拉麵切得薄薄的肉片,三大塊簡直就像是滷肉般豪邁,肥瘦適中且入味,又不至於軟爛。大量的蔥花中和了濃郁的湯頭,日本的蔥似乎比較不辛辣,不吃生蔥的我也完全可以入口。重點的湯頭反而是我比較疑惑的部份,黑武骨的湯在網友們之間的評價還蠻高的,我個人也特別偏好豬骨為底的濃郁湯頭,不過我一方面可以明顯分別豬骨和墨魚的滋味,另一方面卻不太有兩者融合的感覺。可能我不太習慣混合兩種強烈口味的湯頭吧! 不過對於這間小店的氣氛和食材還是非常推薦。

read more

Thursday, April 14, 2011

[日本] Japan Trip 2010/2011: 竹葉亭 銀座店

去年底的日本之行,在東京的第二天主要定點在銀座、有樂町一帶。住在大井町的我們,乘坐京浜東北線往北到東京車站、有樂町、或是上野都非常方便,又由於在這些大站和山手線比鄰,要前往山手線的另一邊也很容易轉乘。前往銀座,在 JR 有樂町站下車後,往中央口面對的方向,穿過東京交通会館,邊走邊逛很快就到了。

東京交通会館有一間專賣北海道物產的「北海道どさんこプラザ」,非常好逛,一不小心就會失血不少。我們在這裡買了幾包夕張哈密瓜的果凍和兩罐甜的黑豆抹醬。他們現做的帆立貝可樂餅也很好吃。

午餐的地點是在「竹葉亭 銀座店」。竹葉亭是米其林指南 (The Michelin Guide) 列於一星的名店,另一本知名的餐飲指南 Zagat Survey 也將這家店列在其中。我們大約在11:30 左右到達,沒有滿座,但空位似乎已經不多。





有著可愛水墨圖案的餐紙。先上的是熱茶和小菜。



我們點的是 うなぎ丼A (¥1,890),附的是肝吸い (鰻魚肝清湯)。菜單上另外有 うなぎ丼B,剛好隔壁桌有點,就是大號的鰻魚飯而已 (還大蠻多的)。

以前沒有試過類似等級的鰻魚,第一次吃還蠻驚豔的。魚本身的熟度剛好,碳烤的香氣十足,魚肉肉質夠紮實但纖維分明。唯一的小不足處在於魚油的味道在碳烤之後變得有些明顯,偏淡的燒烤醬汁無法將之蓋過。但同樣地,我個人不太喜歡太鹹或太甜的醬汁,稍淡的口味配上爽口的白飯很適宜。2000日元以下能吃到這種等級的鰻魚飯,個人覺得蠻值得。

知名的美食情報站 Tabelog 上竹葉亭的分數是 3.34 分,算是中上的分數。



前往竹葉亭的方法,地下鉄銀座駅從 A5 出口出來後直走約一分鐘就到了。如果是從有樂町方向走路過來,地下鐵每個出口都有標號碼,A5 出口就在銀座三越跨過睛海通的對面,非常好找。



最後補一張黑豆抹醬的照片。塗在全麥土司上,單純黑豆和糖的味道,相當美味。

read more

Saturday, March 26, 2011

[日本] Japan Trip 2010/2011: 中村藤吉京都駅店

結束了參觀金閣寺的行程,雖然天色已漸漸暗下來,但也才四點多而已。搭乘 205 公車回到京都車站,心想時間離晚餐時間還早,決定到深受許多網友歡迎的「中村藤吉京都駅店」來嚐嚐鮮。前兩次經過時都因為是用餐時間大排長龍,這個時段來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到達時剛好只有一組客人在等待,所以不到五分鐘就輪到我了。

中村藤吉京都駅店的位置是在京都車站內西剪票口附近伊勢丹百貨旁的 Suvaco 的三樓,從京都車站大門進入,搭電扶梯到有各剪票口的二樓,沿著伊勢丹一直走下去 (不要進入伊勢丹百貨),再從右手邊的電扶梯上三樓,很容易找。



中村藤吉的本店已經有超過 150 年的歷史,這間京都駅店是 2008 年開的,去年更在 Sucavo 的二樓開了一家專賣霜淇淋的「中村藤吉京都駅店NEXT」。三樓 Cafe 旁的空間是銘茶売場,販賣各式茶品和外帶甜點。



坐定後馬上奉上熱茶。很喜歡他們的布桌墊,如果有得買就好了。



我點的是 抹茶口味的生茶ゼリイset (821 yen)。左手邊是抹茶凍和白玉,右手邊是抹茶冰淇淋、蜜紅豆和栗子。 其實不知要從哪個順序下手,甜的紅豆餡和不甜的抹茶凍、白玉搭配著吃很適合,抹茶冰淇淋茶味濃厚但不甜膩,一整盤就在東一口西一口的情況下解決。最後在品嚐抹茶口味的餅乾和著熱茶下滿足地結束。

這頓計畫之外的下午茶花了不少錢,晚上就靠飯店附近的松屋稍微補償一下了。

read more

Saturday, March 19, 2011

[日本] Japan Trip 2010/2011: 鐵路便當

我很喜歡日本的便當,口味清爽,而且沒有湯湯水水或過份油膩的配料,冷吃熱吃都適合。去年底搭乘新幹線往返東京和京都時,各買了一個鐵路便當,邊吃便當邊欣賞沿線風光很有氣氛。

東京車站到處都有賣鐵路便當的商家,如照片中的「駅弁屋」就有數十種的鐵路便當可以選,身為難得造訪的觀光客,我光挑個便當就花了將近廿分鐘。





最後選的是「甲州ワインで育った 牛と豚の弁当」(1100 yen)。根據網路上的介紹,主菜的肉類是用甲州白葡萄酒飼養的牛和豬而來 (當真?),牛肉是甘辛煮,豬肉則是做成醬燒炸絞肉排 (メンチカツ)。



牛肉甘辛煮甜味中帶有 wasabi 的香味,倒是完全不辣,配菜的蒟蒻絲、荀片和香菇很搭,尤其是香菇非常入味,吸飽了湯汁但仍很有咬勁。醬燒絞肉排相對來說我比較沒那麼喜歡,主要我比較不能接受生洋蔥的辛辣。舖在下面的白飯就不用說了,即使是冷飯還是非常可口。



回程的便當是在京都車站新幹線上月台前買的「鶏カツ弁当」(900 yen),原本只是趕火車臨時抓樣東西果腹,沒想到這個便當是我整趟行程中最回味的食物之一。我猜原因之一是因為這個便當是位於祇園,專賣雞肉料理的名店「侘家古暦堂」做的。



炸雞排雖然是冷的 但肉質很軟且仍是非常溼潤,下面鋪的是炒蛋鬆和稍帶咖哩風味的炒高麗菜絲,三者結合起來非常地對味。如果有機會的話,這便當我一定再試一次。

read more
Blogger Template by Clair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