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麵食. Show all posts

Monday, March 18, 2013

[食譜] 免揉免發酵的愛爾蘭蘇打麵包 Irish soda bread



慶祝一年一度的聖派屈克節 St Patrick's Day 的聚會,不論是黑啤酒燉肉、或是鹽醃牛肉 corned beef 配上包心菜,常會佐以傳統的愛爾蘭蘇打麵包 Irish soda bread (當然還有喝不完的啤酒哈)。愛爾蘭蘇打麵包不用發酵、麵團不用揉到出筋,僅是用酸奶和小蘇打粉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膨脹的效果,再加上步驟簡單,也很適合當成早餐或早午餐的麵包食用。

正統的愛爾蘭麵包有使用 caraway seeds (一種類似茴香的香料) 和黑加侖果乾,我用手邊有的黃金葡萄乾代替,也蠻好吃的。



材料:

中筋麵粉 all-purpose flour 2 杯
小蘇打粉 baking soda 1/2 小匙
糖 2 大匙
鹽 1/2 小匙
奶油 (冰) 2 大匙
白脫奶 buttermilk (冰) 3/4 杯
蛋 1 個
葡萄乾 2 oz (約 60g,即是照片裡的兩盒)

常用杯/量匙和體積之間的換算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做法:



烤箱預熱 375°F (約 190°C)。

將所有粉料: 麵粉、小蘇打粉、糖、鹽在攪拌盆中先混勻。奶油從冰箱取出後,趁冰切成小丁。



將切成小丁的冰奶油加入粉料,用手指 (或麵食專用的 pastry cutter) 抓拌至豌豆大小般的粉粒,且奶油完全被粉料包圍不沾手的程度。



蛋打散和冰的白脫奶 buttermilk 大略地混合。buttermilk 傳統上是製作奶油剩下的部份,生乳在放置數天後,浮在上層的乳脂拿來純化成鮮奶油或奶油,下層的部份會因為乳酸菌作用而變酸,同時低酸鹼度也讓雜菌不易生存使牛奶腐壞。現今工業製造 buttermilk 因衛生安全,是在已殺菌過的牛乳中加乳酸菌培養,也因為乳酸會讓部份蛋白質凝固的關係,buttermilk 比一般牛奶要濃稠許多。

如果找不到市售的 buttermilk,常見的替代方法是在鮮奶中加少許的醋或檸檬汁 (一杯的牛奶+一大匙) 混勻,靜置約五分鐘後即可使用。



葡萄乾表面沾少許的麵粉,會比較容易拌進麵團中。這個小訣竅在用桌上型攪拌器 (買不起...) 時特別有用,葡萄乾就不會全部沉到攪拌盆的最底下了。



將白脫奶+蛋倒入粉料,攪拌至看不到乾粉為止,勿過度攪拌。在麵團快成型時將葡萄乾拌入。最後形成的麵團很溼且會黏手。



在操作台上均勻撒上乾麵粉,將麵團從盆中取出並撒上乾粉 (由於麵團很溼,不用擔心撒太多),稍微揉幾下確認中間沒有未拌入的粉料後,整成橢圓形並劃上兩道裝飾用刀痕。進入 375°F 烤箱烤約 30-40 分鐘,直到用竹籤測試最中心不沾黏為止。



烤好的 Irish soda bread 很漂亮呢,淡淡的黃色配上散發在空氣中的奶油香很開胃。



這是切開來的樣子,外表酥脆但裡面蠻溼軟,質地有點像比司吉 (其實就材料和做法,這就好比是奶油量低、麵粉量高的比司吉啊)。當早餐或早午餐食用時,切片後在烤箱中稍微烤熱,表面塗上果醬或蜂蜜,再配上杯熱黑咖啡就很棒了!

read more

Friday, May 11, 2012

[食譜] 自製蔥油餅



實際做過蔥油餅之後才發現原來很簡單的啊。

從台灣回來之後,一直很想做一些台灣風味的早餐,而且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製作的。烤土司夾奶油、果醬、花生醬雖然快,但天天吃已經吃得很膩了。蔥油餅/蛋餅是很很好的選擇,花個五分鐘油煎就能上桌,不用太多油也好清理。

材料:

麵團部份 --
中筋麵粉 all purpose flour 1 1/2 杯
熱水 (70-80°C) 1/2 杯
冷水適量

油酥部份 --
麵粉 2 大匙
沙拉油 2 大匙
麻油 1/2 大匙
蔥花適量、鹽 1/2 小匙



首先製作麵團。麵粉加入約 70-80°C 的熱水,充份拌勻。待麵粉稍涼至手可以操作的地步,加適量冷水至麵團成型。麵團揉到三光 (麵團、手光、容器光) 狀態 (像照片裡的麵團還是會沾手),靜置約 30 分鐘讓麵團鬆弛。

麵粉加熱水是所謂的「燙麵」,主要原理是讓麵粉內的蛋白質 (也就是麵筋) 變性,如此揉成的麵團比較柔軟,也容易延展。通常用油煎的麵點如蔥油餅、餡餅等會採用燙麵的步驟。



將麵粉、油混合做成油酥。青蔥切成細碎的蔥花。



擀麵棍和麵團以適量的手粉防沾黏,將鬆弛後的麵團擀開至約 0.3 公分厚度。



抹上油酥後,均勻撒上蔥花和鹽 (我個人不是很愛青蔥所以只放了一支)。



捲成一大長條,等分成三或四段。



將每一捲的兩端收緊 (這樣擀開時油酥才不會沾得到處都是),可以立即擀開煎熟,或是裝在夾鏈袋中冷藏保存 2-3 天。也可以擀開後用塑膠紙分開後冷凍,就像市售的冷凍蔥油餅一般。



食用時,砧板和擀麵棍上手粉後,將麵團擀開成薄片 (自己吃就不管擀得圓不圓了)。



平底鍋加少許油,將兩片煎熟即成。



加個蛋就是蛋餅了,是蛋白質、醣類和脂肪都兼顧的早餐。蔥油餅本身很酥且帶濃濃蔥香,捲著油酥的麵團再擀開確實達到了分層的效果,和外面賣的蔥油餅著實相去不遠。重點是自製的蔥油餅可以自己控制材料,避免攝取市面上蔥油餅多用較不健康的豬油或酥油,而且當然也較衛生可靠。更不用說作法簡單,材料也都是廚房隨手可得的,很值得一試。

read more
Blogger Template by Clair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