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2, 2011

[食譜] 不用烤的「蛋糕」icebox cake

實驗室同事生日,本來想烤個什麼甜點慶祝的,但剛好遇上公寓瓦斯漏氣等待電力公司來修的情況,連著兩個禮拜都沒有瓦斯可用,只好退而求其次,來做這個有「cake」字樣,卻不需要烤箱的「蛋糕」- icebox cake。

icebox cake 最早是用納比斯克(Nabisco) 的這款巧克力餅乾 (chocolate wafers) 和打發鮮奶油交互堆疊而成。放進冰箱 (名稱中"icebox"的來源) 冰隔夜,餅乾會吸收打發鮮奶油的溼氣而變軟成為類似蛋糕的口感 (聽起來和提拉米蘇的原理是不是很像呢? 提拉米蘇是手指餅乾 (lady fingers) 浸過有酒味的咖啡、再吸收 zabaglione 蛋糊的溼氣而變得像蛋糕一樣)。

這個食譜是參考 Food Network 名廚 Ina Garten 的「mocha chocolate icebox cake」再稍加調整。當時在節目上看到時,就把它列入非試做不可的名單中,因為實在太簡單了。網站讀者的評語也多是讚不絕口。

以下是我使用的材料 (基本上是 Ina Garten 用的主材料份量減半,並調整甜度):



- heavy cream 一杯
- mascarpone cheese 6 ounce (一般美國超市賣的包裝是 8 ounce,剩下的 2 盎司若沒別的用處,就全下吧。mascarpone 除了甜點外,也可以代替 sour cream 加在蔬菜濃湯如青豆、南瓜濃湯來增加濃密的口感。)
- 白糖 1 湯匙
- 咖啡利口酒 (如 Kahlua) 2 湯匙 (我手上沒有,就用 dark rum 代替)
- 無糖可可粉 1 湯匙
- espresso powder 1/2 茶匙 (這在台灣可能比較不容易找到,建議可以用 Starbucks 的 VIA 一包代替。如果用一般即溶咖啡的話,先取少量液體確定完全溶解後再混入)
- 香草精 vanilla extract 1/2 茶匙
- chocolate chip cookies (選用自己喜歡的巧克力碎片餅乾,因為各品牌餅乾大小不盡相同,就買個一包吧)

做法:

在鋼盆或大碗中,混合鮮奶油、mascarpone cheese、糖、利口酒、可可粉、咖啡粉及香草精,並以電動打蛋器先以低速再調高轉速打至乾性發泡 (firm peaks)。



打發後的 mocha whipped cream,打蛋器上的鮮奶油呈直立狀 (基本上打發到開始覺得有阻力就差不多可以停了)。



原本 Ina Garten 用的是 8 吋的 springform pan (也就是底和側面鐵圈可以分離的那種,這樣蛋糕就不用倒扣),我用的是一般 4-cup 的玻璃保鮮盒,先在裡面鋪一層保鮮膜,方便之後脫模。最底層鋪上一層巧克力碎片餅乾,空隙的部份可以稍微把餅乾弄成小片填滿,不需要填得很完全,到時看不出來。接著再鋪一層 mocha whipped cream,盡量抹平。重複 餅乾+cream 的動作一直到頂為止 (我總共鋪了三層),最上面那層是摩卡鮮奶油。





最上層覆蓋上保鮮膜後 (保鮮膜要接觸摩卡鮮奶油),蓋上盒蓋,在冰箱中冷藏隔夜。



這是第二天從保鮮盒拿出來的樣子。最底下不太好看的是沒收好的保鮮膜,但隱約可看出一層 mocha whipped cream 一層餅乾的樣子。事前有和大家說這熱量不低,請大家嚐嚐味道就好,於是切得很小塊。沒想到所有人吃完都來要第二塊! (笑)

摩卡鮮奶油還有剩一些,我自己拿了個葡萄酒杯,做成了 parfait 自己在家享用。



巧克力碎片餅乾因為吸收了摩卡鮮奶油的水份已經完全吃不出餅乾的感覺,摩卡鮮奶油因為甜度調低雖略帶苦澀,但咖啡味更顯突出,與本身甜度就高的餅乾搭配剛剛好。這道甜點必須事先做,所以很適合晚餐聚會或 potluck 用,而且保證聚會結束很多人會來跟你要食譜 (笑)。

3 comments:

Monday, September 5, 2011

[紐約] '11 US Open 勞動節觀賽

九月五日勞動節三天連假的最後一天,兩位從費城來的朋友找我一起去看美網。從學生時代就很喜歡美網的氣氛 (除了看轉播必須克服和美東日夜顛倒的時差),去年終於能如願以償地看了男女八強晚場的比賽 (當時是 Wozniaki vs Cibulkova 和 Federer vs Soderling),今年朋友邀約在勞動節看日場的比賽自是不能錯過。



我們買的是 Grounds Admission,能看所有除了 Arthur Ashe Stadium 場地以外的比賽,勞動節是有售 Grounds Admission 的最後一天,之後賣的都是有劃位的票了。

十一點開打的比賽,朋友們決定十點鐘一開門就去 Louis Armstrong 球場佔位子。阿姆斯壯球場只有底線兩側是有劃位的,邊線兩側的座位都是 first come first serve,也難怪許多人一早就來佔位。也許是勞動節的關係,阿姆斯壯球場排出的陣容毫不比艾許球場遜色,第一場是眼鏡哥 Tipsarevic 對上有蚊子稱號的 Ferrero,第二場竟是新科球王 Djokovic 對上年輕新秀 Dolgopolov。



才十點半,Armstrong 球場的非劃位席已經半滿了 (以前沒特別注意,原來底線比邊線要粗很多,所以底線附近的球沒事別挑戰哈)。



今天相片照得不多,不過還是分享一下幾張比較清楚的。Tipsarevic 和 Ferrero 在熱身前猜銅板決正先發和場地。

比賽大部份時間是呈現拉鋸,但其實 Ferrero 對於 Tipsarevic 的發球局沒什麼辦法破解,反倒是擊球較為弱勢的 Ferrero 多得靠經驗扳平。也許是因為前世界第一、觀眾比較熟悉的關係,整場比賽觀眾似乎比較偏向 Ferrero 這邊,尤其他拿下第二盤後簡直是歡聲雷動,第三盤一開始情勢也有稍微轉向的趨勢。不過 Tipsarevic 的發球實在太過強勢,第三盤開始就採先發的 Ferrero 未能將比數拉開,便一直在無法取得絕對領先的情況下到比賽結束。兩位選手在這場比賽都有叫傷停,比較可惜的是,Ferrero 第四盤被破兩個發球局後似乎有點半放棄,接下來的兩次換邊都在主審喊「time」之前就先到球場就位了,也許是身體某部份不舒服不想再撐了吧。不過今年大半時間被傷病所擾的 Ferrero 在年過三十、又缺席大半球季的情況下還能打到十六強,也該恭喜他。



從 Armstrong 球場可以看到隔壁的 Arthur Ashe 球場。隨著比賽過程逐漸緊張,不少觀眾跑到最上層來看我們這邊的比賽了 (Schiavone 那邊打得不夠精彩?)



四盤勝的 Tipsarevic 在接受大會主持人訪問後,又接受另一家媒體的採訪 (有點像 Eurosport 的 Barbara Schett?)

第二場應該是今天前來 Armstrong 球場最主要的目的吧! 新料球王 Novak Djokovic 對上近來上升快速的 Alex Dolgopolov。



Djokovic 在熱身時練習發球。



Armstrong 球場幾乎是坐滿了,隔壁 Arthur Ashe 頂上觀看這邊比賽的人也更多 (小威: 哭哭)。這場比賽的氣氛很微妙,和去年看 Federer 比賽觀眾一面倒的感覺不一樣 (可憐的 Soderling) ,球王的高人氣和今年銳不可擋的連勝氣勢自然沒話說,但觀眾對名氣不高的 Dolgopolov 掌聲似乎更熱烈,第一盤頻頻擊出好球的他讓 Novak 有點施展不開來。整場比賽的最高潮應該就是第一盤的搶七了吧,兩邊互相僵持不下的情況實在人叫好。某一球 (7-7 還是 8-8?),Dolgopolov 網前一記小球壓線讓球王追趕不及,球王居然大喊出界要挑戰,此時突然噓聲四起,也是我第一次碰到球王被噓。挑戰結果這球當然是穩穩定壓在線上,沒有爭議。不過 Dolgopolov 多次拿下第一盤的機會都沒有掌握,就在連續失誤下以 14-16 坐收,此時全場氣氛幾乎沸騰。

我們只待到了第二盤結束,Dolgopolov 看來已經大勢已去,我們決定去幫謝淑薇加油了。





淑薇和雙打搭檔 Voskoboeva,十七號球場來看球的人不多,和兩位的休息區就那麼近呢。第一盤 Voskoboeva 的發球和底線擊球狀態不甚佳,許多好機會因無故失誤喪失。第二盤情況完全沒有好轉,淑薇在前排搶球的戰術屢被識破而被穿越,最後以懸殊比數落敗。輸球的兩人很快地收拾就離開球場了,可惜沒有要到簽名。贏球的第一種子因為觀眾本來就不太多,幾乎是所有人都簽了,還多少聊了兩句。Srebotnik 還說希望大家多多來看雙打啊 (沒辦法,Ashe 球場 Fish 和 Tsonga 正戰得難分難解呢)。

同時間第 11 球場是兩位美國新秀 Jack Sock 和前年擊敗過莎娃的 Melanie Oudin 兩人的混雙,這兩位搭檔似乎很受觀迎,11 號球場雖然小,但擠到水瀉不通,連場外都站了好幾排人觀看。

年紀大了,在大太陽下晒這麼久其實很耗體力的 (笑)。我們就在一路逛紀念品販賣部中結束了算是很超值的日間行程。

0 comments:

Friday, August 26, 2011

[紐約] Grom Gelato 義式冰淇淋

紐約有幾家專賣的 gelato 義式冰淇淋的名店,如位於 Lower East Side 的 il Laboratorio del Gelato、Chelsea Market 裡面的 L'Arte del Gelato 等 (冰淇淋實驗室、冰淇淋藝術? 這些店名取得還蠻有意思的),品質也都很不錯。另一間有名的連鎖店 Grom,一直機會沒嘗試,直到之前被一位噗友的照片燒到,再加上當時 Food Network 名廚 Giada DeLaurentiis (官網) 剛好當時人在紐約上通告,對這間店的巧克力榛果口味讚不絕口,便決定趁週末有空時前往。

義式冰淇淋 gelato 和一般市面上冰淇淋不同的地方在於 gelato 的脂肪含量較低,但糖份較高,且因製作過程稍有不同,空氣的含量也比一般冰淇淋低,造成 gelato 較沉重綿密的質感。

Grom 在紐約有三家分店,配合週末的行程,我去的是在 Columbus Circle 附近的這家。



從 Columbus Circle 的 Whole Foods 往外看的天空,天氣真好啊!



出了 Whole Foods 所在的 Shops at Columbus Circle (這裡有蠻多好逛的店) 後,往右手邊走到 Broadway 和 W 58 街交口,很容易就找到 Grom 的所在。





近看裝潢很不錯,木質地板給人清爽乾淨的感覺。這間店座位不多,只有室內室外各兩張桌子,靠牆一張只能站的吧台,和靠玻璃窗的一排長椅而已。不過 gelato 是方便外帶邊走邊吃的,無法坐下來吃也問題不大。



櫃台的點餐區。這間的冰淇淋每月會更換菜單,除了固定口味之外,根據官網所述,還會依照時令做調整。此外還有當月限定的 flavor of the month。菜單上的名稱幾乎都是義大利文,英文解釋字又有點小。建議可以先上網查想吃的口味,或是直接問店員,店員很親切,可以幫忙推薦。我點的是小杯 ($5.25 含稅),可以選兩種口味,一種當然是一直想試的巧克力榛果 (店裡的名稱叫 Bacio),另一種在幾番考慮後點了開心果 (Pistacchio)。



即使是小杯,份量仍然是很夠。和其他間 gelato 名店一樣,店員盛裝時會盡量把空氣壓出,所以整杯可以說是幾乎塞到滿出來。巧克力榛果的味道很讚,巧克力口味濃郁,看得見的榛果顆粒同時給予堅果的口感和風味。讓人驚豔的是原本我沒什麼信心的開心果口味,來美多年,吃過的開心果冰淇淋不是甜味太重就是色素太多,這間的開心果 gelato 吃第一口就給我「OMG」的感覺,滿嘴都是濃濃開心果的味道,比我預期地要好吃很多,喜歡的程度甚至超過我原本目標的巧克力榛果。

Grom 這間分店的地址 1796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19 夏季的營業時間是 11 am-11 pm (週末營業到 12 am 冬季則晚一小時開門) 更有名的本店位置在格林威治村 Bleeker Street 和 Carmine Street 交口,距離 Washington Square Park 和上一篇介紹的花生醬三明治餐廳都在步行可以到的距離 (官網有地圖可以查詢),可以依據自己的行程調整。

Grom 在東京和大阪也都有分店,也許哪天去日本玩時去試試也不一定 (笑)。

0 comments:

Friday, August 12, 2011

[紐約] Peanut Butter & Co. Sandwich Shop 花生醬三明治

Peant Butter & Co. 是超市可以買到的花生醬品牌,雖然不如 Skippy、Jif 等牌子普及,價格也稍貴。不過他們出的眾多口味很特別,很難讓人不想買一罐來試。最近從友人那邊知道他們創始的店面 (Sandwich Shop) 就在曼哈頓,便很想找個機會前往。



店面就在 Washington Square 附近,按地址找很容易就找到了。店面的外觀很有童趣。



一進門就是櫃台,更裡面是飲料櫃和一整櫃的花生醬產品。下午三點時分的生意還不錯,雖沒有坐滿,但一直有客人進進出出的,感覺還蠻忙碌。





從店內的另一角拍攝。

事先已經在官網研究過菜單了,所以很快地決定要點「The Elvis」,他們最有名的三明治之一。(菜單上有一些特別的組合看來也不錯,如「The Heat is On」,烤雞胸肉配上花生醬和鳳梨果醬)



The Elvis 是烤土司夾上花生醬、香蕉切片與培根 ($8.50)。點餐還附有三根生胡蘿蔔條及一小包洋芋片。放紅蘿蔔的目的似乎純粹只是採用小時候媽媽常會在甜食旁邊放蔬菜讓小孩甘願吃下去的點子。



花生醬、香蕉和培根是很棒的組合,帶有鹹味、煎到酥脆的培根和甜的食物其實很搭。我個人的小遺憾是自己在家其實很常土司夾花生醬和香蕉切片來吃,所以加了培根雖然生色不少,卻沒有很驚喜的感覺 (應該點別道的...)。這裡大部份的餐點都要 $6 以上,雖然以紐約的物價來說不算貴,但以各式花生醬土司為主的菜單似乎不夠實惠。

雖然店內消費的價位稍高,我個人很喜歡他們的花生醬。我在超市買過 Dark Chocolate Dreams (黑巧克力) 和 Cinnamon Raisin Swirl (肉桂葡萄乾) 都很好吃,紐約的各大超市應該都有賣,其他城市的較高級超市如 Whole Foods 也可以找到。

Peanut Butter & Co. Sandwich Shop 的地點在: 240 Sullivan Street, New York, NY 10012 (介於 West 3rd Street and Bleecker Street 間) 電話 (212) 677-3995。就在 Washington Square Park 的附近,非常好找。

1 comments:

Tuesday, August 2, 2011

[食譜] 簡易烤雞胸肉

PTT 的 cookclub 板常會出現雞胸肉要如何料理才能維持溼潤多汁的問題。雞胸肉因為脂肪比雞腿的部位少,很容易因為烹調時水份流失而變得乾澀。套句 Food Network 名廚 Ina Garten (節目: Barefoot Contessa) 所說的,烹調雞胸肉要保持多汁,最好的方法還是留皮帶骨 (bone in, skin on) 在烤箱裡烤熟。如果不想攝取雞皮而來過多的油脂,等烤好了再去皮即可。而且方法非常地簡單,我試過一次就愛上。

材料:

雞胸 (帶皮且帶骨) 兩付
鹽、胡椒
橄欖油 (或其他植物油) 半湯匙

作法:

烤箱預熱至 350°F (約 175°C)。



雞胸以鹽與胡椒調味,再以半湯匙左右的油使表面均勻沾上,雞皮朝上,置於烤盤以 350°F 烤約 35-40 分鐘。



這是剛從烤箱取出的樣子,真是香味撲鼻啊。可以明顯看出烘烤過後藏在雞皮下的油流出來了,表面只抹植物油不會烤出很深的顏色。在室溫放置幾分鐘到不燙手的程度就可以試著把雞肉和骨架分離了。



用刀把雞胸肉切下來,因為還很燙切得不漂亮,不過從照片可以看出來肉汁簡直是流得到處都是,這麼溼潤是用蒸煮或油煎都不容易達到的,很有成就感。個人沒有在節食,就不去皮了。



配上生菜沙拉就是很棒的晚餐了,雞肉真的很軟嫰多汁。(如果像這樣直接吃,烤之前鹽不要下太少,鹽在提味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另外一付雞胸在涼了之後,放進保鮮盒冷藏。



第二天吃冷的,骨頭就很容易分開了,加點醬油、醋、麻油就成了白切雞,天氣正熱很適合。



最後半付雞胸肉變成了 chicken salad! 雞肉沙拉可以依自己喜好調配,大抵就是切小塊的雞胸肉、西洋芹切片、某種香草 (常見使用的香草如 tarragon、dill、或是 celery seeds)、有時如入水果如新鮮葡萄或葡萄乾、甚至堅果類如核桃、杏仁等。醬料幾乎都是美乃滋加上少許檸檬汁,如果想降低熱量可以將用美乃滋減至 1/3,其餘用低脂或零脂的 Greek yogurt 代替。我手上的水果只有罐頭的切丁鳳梨,沒想到混在雞肉沙拉裡意外地好吃。

熟的雞胸肉非常地好用,除了台灣式的雞絲拉皮或雞肉飯外,許多西式的家常料理用得到熟的雞胸肉,比如像 chicken noodle soup、chicken and dumplings、或是墨西哥式的 chicken quesadilla、chicken enchiladas、chicken tortilla soup 等,範圍真的很廣。這個基本的、快速簡單又能維持雞肉多汁的食譜,很值得一試。

0 comments:

Monday, July 25, 2011

[紐約] 再訪 'wichcraft 三明治餐廳

我越來越喜歡 'wichcraft 了! 雖然這間三明治餐廳的價錢稍高了點,不過偶爾和實驗室同仁在這窗明几淨挑高樓層 (參見前一篇「'wichcraft 午餐的新選擇」聊天用餐的感覺還是很不錯。

這一天開完會,老闆決定請大家吃 'wichcraft 外帶,我發現他們菜單有換耶 (官網的菜單,綠色的「’」代表新產品),之前吃過幾次的 heritage smoked ham & cheddar 火腿三明治換了內餡了,原本的 西洋梨+芥末 內餡換成了 date-almond chutney & mustard ($7.81),看來是非試試不可了。



'wichcraft 的外帶三明治包裝。



火腿起司三明治的斷面 (另一半被我吃掉了...),原本的 cranberry-pecan bread 也換成口味單純的白吐司。三明治經過 panini maker 壓過後變得很香酥,date-almond chutney (我不知道 chutney 的中文是什麼,這個字是印度來的,指的是水果、蔬菜、和香辛料煮成的沾醬,西方則常加入水果乾、核果並用糖熬煮成像果醬一樣) 非常好吃,個人覺得比原本的西洋梨更讚。



之後還吃過一次 gruyere & caramelized onions ($6.20),這簡直就是法式湯蔥湯的組合嘛! 三明治上桌後果真是香味撲鼻,就像是法式洋蔥湯濃縮在兩片麵包裡。



從斷面拍的照片。這三明治唯一的缺點,是對我這個肉食動物來說沒有飽足感吧!

'wichcraft 曼哈頓有十多家分店,這間在 East River 旁的分店 (地址: 440 E 29th Street) 在 NYU Medical Center 和 Bellevue Hospital 之間的生技中心 Alexandria Center 樓下,另一間 Tom Colicchio 的 Craft 系列餐廳 Riverpark (詳見文章「Riverpark 享受高檔午餐」) 就在隔壁。

0 comments:

Wednesday, July 20, 2011

[紐約] Koito Sushi 小糸 吃平價壽司

這間專賣壽司的小店「Koito (小糸) (yelp 的連結)」就在我住的地方附近,每次去健身房運動時都會經過,不過他們只有晚上營業,總是遇不到他們營業的時候。這天下班後不想煮晚餐又想吃點清爽的,決定來這裡試試這裡的壽司。



店面很小,桌子和吧台的座位加起來大概只能容納十幾個人吧。



店的最裡面是有四個座位的吧台,壽司師父 (兼老闆?) 正專心地製作壽司,師父和服務生應該都是日本人。



我被帶到吧台最左邊的座位,可以很清楚看到師父捏壽司。旁邊坐的是兩位日本女性,除了壽司外,點了一瓶白酒,聊得頗盡興,有時和老闆也有交談。


我點的是 「並 にぎりすし11カン盛り合わせ」一人份壽司 ($14.90),菜單裡還有「上」15 貫壽司的選擇 ($19.90)。兩人的話則適合點較貴的 おまかせ。除了握壽司之外,菜單裡也有一頁是美國人愛吃的各種壽司捲。



前菜 つきだし 是煮芋頭。微帶醬油味的芋頭煮得很透很好吃。



接著是我點的 11 貫一人份壽司,魚算蠻新鮮且很可口。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醋醃的發光魚類,但中間這兩道還是蠻好入口。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中間的墨魚和最後的穴子魚和煎蛋壽司。美中不足的是前面四道有重複,雖然壽司本身很美味。醃薑片還不錯,甜中帶有微辣。



另外還附有味噌湯。


總括來說整體的水準還算令人滿意,這裡畢竟不是高級的壽司餐廳,$15 能有這樣的品質在紐約應該不容易找到。魚的種類不算繁多且沒有很高級的食材,很適合想一解想吃壽司欲望又沒有訂位花大錢準備的時候。


Koito Sushi 位於 Upper East Side,地址是: 310 E 93 St (between 1st & 2nd Aves), New York, NY 10128 電話: (212) 426-1216。地鐵最近的站是 6 號線的 96 st。


0 comments:

Thursday, July 14, 2011

[紐約] 675 Bar 歡送同事

樓下實驗室的一位研究助理申請到醫學院而準備離職,他實驗室的同仁決定為他辦一個小型的歡送會,也邀請我們實驗室前往。地點在 675 Bar,位於曼哈頓西南邊的 Meatpacking District (著名的景點如 High Line 和 Chelsea Market 都在這一帶)。


675 Bar 是一間 cocktail lounge,是我這種整天待實驗室的土包子不太有機會去的。



和同事一同抵達的時候,只看到這畫在牆上的「招牌」,旁邊是一間專賣漢堡的餐廳,怎麼看都沒有酒吧的感覺。在街上來回找了幾次都沒找到像是酒吧的地方,最後發現原來「招牌」旁有一條往地下室的樓梯就是門口了。



原來這就是 675 Bar 的門口 (囧)。


不過別被這看似詭異的門面嚇到了,裡面的格局和裝潢完全不是這個充滿塗鴉的大門的感覺。




酒吧的內部光線昏暗,有著大小不同的隔間,牆上的紅磚和皮沙發給予一種古典的感覺。



675 Bar 的吧台。


我們坐在吧台附近的幾張沙發上。女服務生很親切,不過公事公辦,第一件事是很仔細地檢查我們的 ID,確定我們都在合法的飲酒年齡。和多數的酒吧類似,我們點的飲料可以集中放在一個 tab 等最後再結帳,或是當場付現。


我點了一杯 Riesling 白酒 ($10) 和一份三個的 sliders (迷你小漢堡,$11),實在太暗了就沒有拍照。Sliders 就是 dinner roll 裡夾著漢堡肉、一片酸黃瓜和一些佐醬,還蠻好吃的,但就是酒吧食物的品質。



我們的座位旁就是一張撞球桌,趁著時間早沒什麼客人時先打上一輪。某一間小房間裡還有一張 foosball table (桌上足球),我們也花了十幾分鐘在裡面玩,不過那間實在是太暗,沒用閃光燈拍了幾張都是黑到不行。



其餘時間大夥兒就聊天和玩玩遊戲。這間酒吧有許多 board game 或桌上遊戲可以選,其中 Jenga 應該是最刺激的吧! 幾位賭很大的同事才沒輪完一圈就弄得很驚險了...


我因為另外有事,大約八點半就離開了,相較於酒吧內的昏暗,看見外面天色還亮著的感覺還蠻有意思的。聽一位同事說這裡九點以後會變得很多人,即使是 weekdays,所以想要朋友小聚隱密地聊天可以選擇晚餐時間來。吧台附近不在隔間內的座位也都離得蠻開,所以談笑間不用太擔心影響到隔壁桌的客人。


675 Bar 的地址在: 675 Hudson Street (@ 13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14


可以坐橫跨 14th Street 的 L Train 地鐵,在西邊的終點站 8 Ave 下車再步行前往;在曼哈頓西邊 Time Square 方向也可以乘坐 A C E 線在 14th St 下車 (和 L Train 的車站是相連的)。


0 comments:

Blogger Template by Clair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