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4, 2006

tori no tsukune

春天天氣真是瞬息萬變,昨天才快衝破九十度的天氣,今天一口氣降了三十度。

很久沒嘗試新菜了,一直想做雞肉丸子看看,趁這兩天比較有空來試試。

材料:
雞絞肉 約 300 克
洋蔥 半個
蛋 一個
麵包粉 2 大匙
醬油 1 大匙
鹽、胡椒 適量

作法:
洋蔥切成細末,用兩大匙油炒香至半透明狀,稍微放涼。將所有材料在大碗中攪拌均勻至有黏性。燒滾半鍋水,旁邊準備一小碗冷水。湯匙用水沾溼,舀適當大小的絞肉餡,用另一支手修飾成球狀後放入滾水中煮,反覆上述動作至完成所有雞肉丸子即成。


絞肉餡


這是剛煮好的樣子

試吃:
雞肉丸子還蠻有彈性的,味道也不錯。這樣的份量我做了廿個,分成三餐吃。真正日式的雞肉丸子做法是用炭火烤或用平底鍋煎,不過我覺得用水煮比較健康 (幾乎沒有用到油)、而且不用擔心中間煎不熟的問題。

上禮拜去了日本超市買了真正的五花肉片來做馬鈴薯燉肉,果真比用里肌肉片好吃許多。不過第二餐開始刮在表面凝結的脂肪刮得很心虛,所以決定做一道清淡許多的雞肉料理。反正已經不是日式的作法,下次我會加一些芹菜末和白胡椒,讓它更台式一點。


配拉麵吃也很不錯
read more

Sunday, March 5, 2006

pork shouga yaki



前幾天和東岸的莉婷通過電話,談到了下飯適合帶便當的菜。我的哈日瘋食譜中正好有這麼一道「薑燒豬肉」,應該是個隔餐食用也不錯的菜。

材料:
豬肉片 2-300 克
醬油 2 大匙
酒 2 大匙
薑汁 1 小匙
洋蔥 (小) 一個
油 2 大匙

作法:
將豬肉片與醬油、酒、薑汁拌勻,醃約五分鐘。洋蔥切粗條,起油鍋炒至半透明,取出備用。
豬肉片用強火煎至半熟後,加入剩餘的醃料和洋蔥炒到所有材料熟透即成。

試吃:
味道其實和先前的馬鈴薯燉肉有點像,但少了一份甜味,而且薑味顯得很清爽。薑汁是把薑磨成泥之後用手指擠出來的,個人覺得可以再加多一點。這次買了華人超市的火鍋肉片,所以很容易入味,而且即使帶便當也不會把肉片蒸老了。食譜中寫的是「薑燒用豬肉」,指的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薄片,做出來應該會肥厚多汁。煎肉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平底鍋佔滿了,鍋子的溫度會一下降太多,肉汁會很快地跑出來;如果肉片買得多就不如分個兩次煎,再一起和洋蔥回鍋同炒。

今天配上的是從台灣帶回來的越光米,米粒飽滿真是比一般蓬萊米好吃一百倍~
read more

Thursday, February 16, 2006

Hamburger steak


日式漢堡排,配上 Knorr 的南瓜濃湯和肉桂麵包

很久以前就想試做日式漢堡排了,趁我還在哈日瘋的時候來做一回。

材料:
牛絞肉 - 450 g
洋蔥 (中) - 1 個
麵包粉 - 3 大匙
鮮奶 - 3 大匙
雞蛋 - 1 個
蘑菇 - 數朵
demi glace - 100 cc

作法:
將洋蔥一個切碎,取四分之三用兩大題油以中小火炒至熟透,放涼備用。 蘑菇切片。
將絞肉、洋蔥、麵包粉、鮮奶和蛋在盆中拌勻至出現黏性,加適量鹽和胡椒調味。
將盆中絞肉分成四等份,取 1/4 用手掌塑型並在交換於兩手間以拍出空氣,做成約 1.5-2 cm 的厚度,且讓漢堡排周圍的高度略高於中央。
平底鍋以中大火燒兩大匙油將漢堡排煎至表面成型上色,每面約 3 分鐘。然後轉小火再煎一下確定中間有熟透。
在另一個小鍋中以一大匙油將剩下 1/4 洋蔥和蘑菇炒熟,加入 demi glace 和少許水燒成醬汁,食用前淋在漢堡排上即可。

試吃:
漢堡排算是挺可口,雖然不像電視料理東西軍一樣一切開滿滿肉汁流出來,但洋蔥和麵包粉可以讓肉維持很溼潤。畢竟是絞肉做成的食物,而且要分成好幾餐食用,我還是比較希望裡面全熟。有一份食譜在漢堡排裡面夾了起司片,切開後融化了的起司會流出,決定下次來試試。

demi glace 是一種法式的醬汁,正統的做法是將牛羊骨、培根和各種蔬菜、香料一起熬成。知名的廚具專賣店 William-Sonoma 有在賣,不過價錢不便宜。我跑了三家超市也沒找到,最後只好用 S&B 的 Hayashi (日式燉牛肉) 湯塊來代替,味道還不錯。S&B 也有賣 demi glace 調味粉,下次去日本超市找找看。



同樣的漢堡排也可以做成和風口味的,只要用醬油、醋和酒和少許高湯煮成薄薄的醬汁即成。第二餐換換口味也不錯。
read more

Wednesday, February 8, 2006

nikujaga



馬鈴薯燉肉雖然是道簡單的料理,但從小到大似乎沒有做過也沒吃過。

材料:
豬肉薄片 250 g
馬鈴薯 (大) 一個
洋蔥一個
紅蘿蔔一支
油兩湯匙
日式高湯 400 cc
味醂三湯匙
砂糖二茶匙
醬油五湯匙

作法:
洋蔥、紅蘿蔔、馬鈴薯切塊。
中火將油燒熱,將洋蔥、紅蘿蔔爆香並炒到洋蔥呈半透明、加入馬鈴薯。再將加入豬肉片炒至半生熟。倒入煮汁的材料 (日式高湯、味醂、砂糖、醬油) 煮到滾後轉小火慢燉到馬鈴薯熟透為止,約 25-30 分鐘。

試吃:
上週末沒有去華人超市,所以沒能買到帶點肥肉的豬肉火鍋片,只能買美國超市的豬里肌肉來用。我挑了一盒筋最多的,只怕肉太瘦一煮就變得太老,然後自己切成薄片。日式高湯多是用柴魚加昆布或小魚千加昆布熬煮,不過我只用烹大師 1/3 包對上 400 cc 的水充數。醬油五湯匙我本來以為會太鹹,結果煮出來顏色還不錯而且鹹度剛好。馬鈴薯最好先炒過,雖然也可以不先炒然後跟煮汁一起下鍋,但炒過的馬鈴薯比較不容易煮化掉,煮到熟爛還能維持完整的形狀。
read more
Blogger Template by Clairvo